中国古代十大城市排名
中华文明虽然兴起较西方文明略晚,但是却发展速度极快,早在春秋战国到汉代时就已经赶上了西方文明,再经过隋唐又一次突飞猛进,中华文明遥遥领先,一千多年,独居世界第一,直到清末,才被西方超越。在自秦汉到明清这段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国时代里,中华有过无数段繁荣的历史,自然也衍生出了多个繁华富庶的特大城市,他们遥遥领先于世界,街市繁荣、人口众多,多个城市都被称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如俯察天下的长安,东京梦华的汴梁,还有春风十里的扬州,以及虎踞龙蟠的金陵城,它们承载着中华的骄傲,也是我们历史上的门楣,令我等后辈无穷回味。
下面我们就中国历史上那些特大城市进行排名。
1、唐长安
唐长安,极盛时达185万人口,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意思就是长10公里,宽8.4公里的这么一个大城,城内总共108坊。百业兴旺、宫殿参差毗邻,显示出古代中国民居建筑规划设计的高超水平。
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天子居于龙首山,俯瞰全城。为容纳更多的人口以及迁徙江南被灭各国贵族以实京师的宏伟计划,将城池建设得超前迈古,面积达近84平方千米,算上近郊皇室和贵族园林,更是达一百多平方公里。即使只算城池,唐长安亦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古罗马城也只是长安的五分之一,此后几千年间,直到工业文明兴起之前,长安城一直位列人类建造的最大都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才被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伦敦所超越。所以,自人类兴起到1840年,唐长安城就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城。
展开全文
2、北宋东京
东京汴梁,北宋都城,130-190万人。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将这座当时最为繁华富裕的城市描绘得淋漓尽致。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长期保持在150万以上,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而显赫于世。
如果说唐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伦敦崛起之前最为气势磅礴和最大的城市,那东京汴梁就是伦敦在19世纪初崛起之前,世界历史上最为繁华富庶的大城市。唐长安城的道路两旁构成完整的里坊,坊有坊门,晨暮闻启闭。唐朝的市集有东、西二市,也是日出启,日暮闭。长安城的日常生活中受行政命令的影响颇大。
宋汴梁城的道路两旁都是商业街,密集布置店铺,还有茶楼酒店,酒旗店铺比比皆是,也有在交通干道的某一段形成繁华的大型商业街,店铺门向街道开敞,还装饰着各种市招、牌楼、彩画。城内还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妓院等,分散在全城的交通要道。更重要的是汴梁城还有夜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在相国寺等处还有定期的庙会集市,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隋唐长安城的街景非常单调,就是坊墙坊门,而与东京繁华的街道生活和街景形成强烈的对照,显然东京相较于长安是一个活力十足,更加富裕繁华的大型商业都市,其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唐长安,特别是在蔡京等文人宰相的雕琢下,东京汴梁可谓是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3、南宋临安
南宋临安城,南宋临时都城,120万-140万人。南宋临安,是北宋灭亡之后,宋高宗赵构南下,在临安府建立的都城,当然只是陪都,南宋一直视汴梁为都城。临安是一个商业繁华程度仅次于北宋汴梁的大都市,临安南倚凤凰山,西临西湖,北部、东部为平原,城市呈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店铺全城遍布,在称为陪都扩建后的临安,城区南北长约7000米(14里),东西宽约2500米(5里),面积大约为1500万平方米(60平方里)。平面图为"南北展,东西缩",形如腰鼓,所以临安的别称又叫"腰鼓城"。它南跨吴山、北达武林门、左临钱塘江、右傍西湖,气势宏伟壮观,成为了古代一大城市。
但是临安城虽然繁华,也兴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甚至有了资本主义的浅度萌芽。但是临安城过分小气,远没有汴梁和长安的大气磅礴,而且城市形状也颇为奇特,南宫北市,有违常理,城内河网密布,颇多不便。
尽管有各种小气和局限,但是无论从规模还是人口还是富裕程度来说,临安都是无愧于排在第三的大都市,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在繁华程度上,临安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汴梁的第二大繁华都市。
4、南梁健康
建康,金陵城,今南京,南朝数代都城,在南梁时期达到了顶峰,100-110万人,梁建康“城中二十八万余户”,“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或许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
南朝经过宋齐两代的和平发展,且没有太多的内部兵戈,到梁武帝初期,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南朝已经基本实现了与北方差不多繁荣的景象,而作为南朝帝都的建康城自然成为了南朝发展最好的大都市。在刘宋时期,建康城已经达到六七十万人口,而到了梁代,经过梁武帝前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建康城已经达东西南北各40里,有宫墙三重,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城内商铺和佛寺比比皆是,人口众多,商业繁华,宫殿大气唯美,气韵十足。
建康城是中国传统礼教制度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都城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
5、北魏末年洛阳
北魏洛阳,100万-120万人,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洛阳不是在东汉、魏晋、乃至后世的隋唐和武周时代。而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出现在南北朝乱世时期的北魏后期,而且是在鲜卑拓跋氏统御下的洛阳。自孝文帝迁都洛阳,着手鲜卑汉化之后,本就有很好底子的洛阳迎来了数十年的蓬勃发展,人口也激增,胡汉文化在此碰撞出新的火花。
北魏洛阳城的规模而言,长宽达十公里,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如此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全球范围上来说也是近代以前规模最大的城市。无怪乎当时南朝使节来到洛阳时赞叹"衣冠士族,尽在中原!"。
到东魏时,高欢迁都邺城,洛阳人口已经达到了近四十万户,当然这是有夸张的成分,但至少也是可以达到百万人口以上的。
6、明应天府
朱元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顺天府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南京人口保守估计达100万人。朱元璋是一个事无巨细,且高瞻远瞩的伟大君王。公元1366年战争还未结束,朱元璋开始就旧城扩建,并建造宫殿。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皇帝位,南京成为明朝都城。在洪武年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终于完成了南京作为明帝国首都的格局,全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旧城区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如徐达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皇城邻近旧城,设在旧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
南京未能成为与唐长安和宋汴梁相当的历史级别大城市,主要缘由在于定都时间不长,洪武初年尚在战时,战后还要恢复发展,到永乐末年,总共才四五十年时间。若是再延续百八十年,南京城很有可能成为继唐长安和宋东京之后的又一个超级大城市,可惜永乐末年,政治中心北移,南京失去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7、秦咸阳
秦咸阳,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都,在今西安市渭河正北岸不远,约100万人。在一统八荒六合之前,秦咸阳并不是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比不上齐临淄和宋陶丘(今菏泽),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彰显帝都的霸气,秦始皇将天下财富都搬入了咸阳城,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再加上原咸阳城中数万户,人口达百万是很合理的一个说法。
8、北齐邺城
邺城,北齐都城,与晋阳并重而地位更高,90-100万人。与洛阳类似,邺城最为繁华的时代并非建立铜雀台的曹魏,而是在南北朝乱世时期的北齐王朝。自东魏迁都邺城之后,邺城继承了洛阳大半人口。东魏北齐邺城的营建与北魏洛阳城的废弃息息相关,东魏自洛阳迁都邺城后,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发十万民夫撤洛阳宫殿,将建筑部件全部运往邺城,现已知的邺南城内城中则可排布约50坊,足以容纳六七十万人口,加上外郭,北齐邺城人口应该是破百万,据《彰德府志·邺都宫室志》记载,“南城自兴和迁都之后,四民辐凑,里闾阗溢,盖有四百余坊,然皆莫见其名,不获其分布所在”。
9、元明清北京
元大都,明清顺天府,88-108万人,元大都时期人口最多差不多88万,明朝时期也差不多90万人左右,清朝绝大部分时间,北京人口没有超过明朝,直到晚晴光绪时期才达到百万人口。当然北京人口不多,主要与明清疏解北京人口的政策相关。因为北京不比南方城市,其不在产粮区,大部分粮食都需要通过漕运从江南等地运送而来,所以京师人口太多,供养成本将极为繁冗。所以自明朝时便开始劝返外籍流民,整治关厢,严控占籍京城;清代限制致仕官员胥吏寄籍京城,鼓励返乡养老,都是为了控制北京人口。否则具有数亿百姓的明清两代,作为都城的北京,人口达到个三五百万,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余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河流又有桑干河、洋河等在此汇合成永定河。 在地理格局上,"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利于发展和控制的战略。北京巅峰时期,内、外城面积合计为60.06平方千米,大于明初的南京城,在中国历史各大王朝首都中,仅次于唐长安城、北魏洛阳城为第三大城。
10、晚明扬州
嘉靖之后的扬州,80-90万人,明末扬州,不仅是漕运重地,更乃是盐商重地,乃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也是全国最为富裕的城市。明代扬州集中着全国最多的盐商,这些人富甲天下,将一个地方城市建设成为春风十里的天上人间。作为江淮重地的扬州城,在明末,兴起了手工业的发展,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人口众多,经济繁华,城市高大上。乃是当时天下最大的城市之一。
10(并列)、西汉临淄
西汉临淄,80-90万人,西汉横扫漠北,乃是中华文明的巅峰之一,但是西汉王朝最大的城市不是国都长安,而是远在东方的齐国故都临淄,临淄久负盛名,在东汉以前一直是全国最大、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战国时为华夏第一大城,人口达七万余户,到西汉初年,临淄“巨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有户十万(当时都城长安仅八万多户),人口过百万,人物众盛而居民富足,每天“市租千金”,被称为全国最富庶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