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高调放狠话,若台海局势升温,菲律宾必将介入!借助外力还是自取灭亡?
最近,马科斯在一次对印度媒体的专访中,声称如果台湾局势恶化,菲律宾将无法置身事外,甚至可能“不得不”派兵进入台湾。他以“保护在台菲侨民”的名义,明言菲律宾可能会直接参与到此事中来。这种言论毫无疑问是挑衅性的,不仅越过了外交的底线,还为菲律宾自己埋下了巨大的麻烦。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了解一下马科斯此行的根本目的。他所描绘的“全面战争”无疑利于转移公众视线,尤其是在他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正遭受巨大压力之际。菲律宾经济在马科斯政府时期未见起色,反而面临快速上升的生活成本和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这样的苦涩现实,让他的诸多政策倍受质疑。于是,试图通过国际事务来“调转舆论”的做法,或许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策略。
而这种策略还隐藏着另一个层面,那便是对外依存的风险。在美国带动下,马科斯被迫展示出强硬姿态,但这真的是他内心所期望的吗?马科斯在采访中提到,菲律宾并非“傀儡国家”,可事实上,与美国的近距离合作早已使菲律宾沦为外部力量的附属。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不是傀儡”反倒显得极为讽刺。
马科斯在专访中还提到东盟的作用,称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挑战,呼吁形成联盟。然而,这种呼吁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他的孤立无援。现如今,东南亚国家普遍对菲律宾频频勾结外部势力持有警惕态度,许多东盟成员国担心被菲律宾卷入潜在冲突。因此,马科斯此刻的“联盟”说辞,直接引发东盟的负面反应。
东盟的分歧和不信任正在加剧,尤其是在处理南海问题时,各国对于菲律宾的态度变得愈发谨慎。只要菲律宾持续在南海搅局,便难以寻求到真正有效的支持。对于马科斯而言,他需要寻求更多的支持者,但似乎在东盟的内部事务上,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展开全文
另一方面,马科斯在国内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尽管他试图通过强调与美国的关系来稳定国内局势,但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子始终在缠绕着他的政权。在参议院暂停副总统莎拉的弹劾程序后,这位“潜在竞争者”无疑给马科斯的政治前途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马科斯的贵族气质与杜特尔特的民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对峙局势可能会在未来数年内激化。如果马科斯继续偏向美国,势必会导致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加剧,进而引发更大的反弹。
至于马科斯的“台湾有事”言论,固然可以看作是企图通过对华强硬来激励民众爱国情绪的举措,但这种做法极有可能适得其反。菲律宾并未具备参与中美对抗的能力,更何况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核心利益而言,是不可妥协的底线。无论马科斯如何挑衅,最终受害的仍然是菲律宾人民。
未来,马科斯想要通过挑衅中国获得短期的政治资本,然而这样的尝试几乎注定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中国海军的发展步伐迅速,两艘航母与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加入,意味着中国掌握了更为强大的海洋控制能力。作为区域内的小国,菲律宾实力有限,若贸然挑战,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同时,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伴随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和大国博弈的深化,菲律宾一味依赖外部力量并不明智。马科斯需谨记,作为一个小国,想要在国际舞台立足,最终还是要依靠扎实的内政和国民福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民心与世界的尊重。
评论